城市生命線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 為(wei) 韌性、智慧城市建設賦能
7月10日,在泛在電力物聯網智能感知技術論壇上,國網能源互聯網技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電科院副院長王繼業(ye) 在主旨發言中表示,感知技術全麵布局和應用是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的基礎。
多年來,電網以特高壓和多級電網的協同發展成為(wei) 廣域互聯的堅強智能電網網架。在這個(ge) 過程當中,電網數據互聯屬性凸現,將逐步形成信息物理融合的一張網,即泛在電力物聯網。其架構主要分為(wei) 五層,即感知終端層、邊緣層、網絡層、雲(yun) 層、人工智能層。
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司長童光毅表示:“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首先是感知到用戶的存在,同時要在用戶和電網之間搭建一個(ge) 互動的平台,是真正能夠推動能源消費革命和能源供給革命互動的一個(ge) 有效的手段。”
因此感知終端是首先要部署的層,感知係統研究則是關(guan) 鍵所在。王繼業(ye) 表示:“感知係統主要包括電氣量、物理量、環境量、狀態量、行為(wei) 量、空間量六個(ge) 方麵。需要深度開發、合理布局、加快應用。”
他認為(wei) ,要在泛在理念下形成感知終端和連接量的規模應用,在采集點的廣度、深度以及頻次上滿足數據驅動的需求。在標準及先進感知技術上仍然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具體(ti) 有:滿足安全連接、泛在、實時、並發、協同計算,係統抗電磁幹擾、耐高壓設計與(yu) 取能,終端的軟件定義(yi) 與(yu) 邊緣計算等。
論及泛在電力物聯網的推進,則將有三大方麵的提升和目標:首先,基於(yu) 完全信息和數據驅動的控製技術,提升大電網的穩定控製。其次,全麵感知電網源荷雙側(ce) 隨機波動的狀態趨勢,形成智能響應,提高新能源的消納水平。最後,全麵支撐用戶意願和行為(wei) 的理解,在用戶側(ce) 滿足個(ge) 性化需求,提高用戶的參與(yu) 度和獲得感。
在今年的工作會(hui) 議上,國家電網確定了“三型兩(liang) 網”世界一流的戰略目標,提出到2021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聯網企業(ye) 的戰略部署。
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黨(dang) 組成員韓君表示:“當前最緊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加快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實施電網和用戶的全麵感知是泛在電力物聯網的關(guan) 鍵。”
據悉,目前國網能源互聯網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及全球能源互聯網研究院前期已作出大量的研究。國家能源局電力安全監管司童光毅司長表示,下一步將加快製定能源互聯網相關(guan) 的配套政策,推進能源互聯網建設。
來源: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高歌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