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9768922

行業新聞

城市生命線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 為(wei) 韌性、智慧城市建設賦能

【簡訊】武漢提速地下綜合管廊建設

時間:2020-08-11 來源:原創 瀏覽量:3982

地下綜合管廊,被稱為(wei) 保障城市運行的“地下生命線”。它集電力、通信、燃氣、供熱、給排水等管線於(yu) 一體(ti) ,不僅(jin) 可節約地下空間、減少管線事故、提升防災能力,還能避免道路反複開挖。


2016年,按照國家住建部部署,武漢市編製並啟動實施《武漢市綜合管廊專(zhuan) 項規劃(2016年-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提出:構建“安全高效、先進超前、智能可持續”的綜合管廊體(ti) 係,實現各類管線“統一入廊、統一管理”。“十三五”期間,全市綜合管廊總長度達到141公裏。


今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這項建設任務完成得怎樣?已建成的綜合管廊,在城市運行中又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武九線管廊 廊內(nei) 能行車 遠程可巡檢


武九鐵路北環線始建於(yu) 上世紀50年代,隨著運輸功能轉移而成為(wei) 一條市郊列車專(zhuan) 線。因使用頻率較低,部分鐵軌廢棄,鐵路兩(liang) 側(ce) 多為(wei) 空地、零星民房或已建成小區,嚴(yan) 重影響城市發展。


2018年,武九鐵路北環線啟動搬遷,地上建設綠道景觀,地下建綜合管廊,打造世界級城市公共空間。這條地下綜合管廊,也因此成為(wei) 武漢市主城區首條大型綜合管廊。


8月3日,在武昌濱江江灘月亮灣外,管廊沿線十餘(yu) 個(ge) 作業(ye) 點正在開展樁基、結構等施工。“因為(wei) 緊鄰長江,前期施工受到汛情影響,目前正在加速推進。”中鐵七局武漢公司武九管廊項目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管廊結構已完成約10公裏,預計今年年底基本完工。


據悉,武九線綜合管廊沿原武九鐵路北環線布置,涉及武昌、青山、洪山3個(ge) 區,包括新建16.24公裏地下綜合管廊、拆除沿線路口鐵路橋梁及續建建設十路540米道路等。其中,主線管廊起於(yu) 友誼大道,止於(yu) 建設十路,長約13.24公裏。


在已建好的武九綜合管廊一項目部示範段,記者從(cong) 一個(ge) 類似地鐵站口的入口拾階而下,發現地下共有三層,空間十分開闊。在地底最深處,熱力艙、綜合艙和高壓電力艙並排而立。其中,綜合艙空間最大,寬6.9米,高3.8米。艙內(nei) 兩(liang) 側(ce) 牆壁上布有給水管、配水管、通信電纜、10千伏電力電纜等,整齊有序。兩(liang) 壁之間留著檢修車行道,寬近3米。中鐵七局武漢公司武九管廊一項目部副總工程師潘良才解釋,“武九綜合管廊全長10餘(yu) 公裏,如果發生故障,靠維修人員步行很難及時抵達,必須依靠檢修車。”


記者注意到,管廊內(nei) 還裝有氧氣濃度檢測儀(yi) 、溫濕度監測儀(yi) 、光纖電話、手動報警機以及高清攝像頭等。“地下管廊內(nei) 的一切情況,都可以通過這些儀(yi) 器進行遠程監控,運維人員坐在指揮室就進行日常巡檢。”


值得一提的是,該管廊的高壓電力艙已納入武漢市一流電網通道範圍,建成後運營服務輻射綠地國際金融城、武昌濱江商務區、青山兩(liang) 河生態文化區。



19處項目在建或建成 各大管廊特色各異


目前,武漢市在建或建成的綜合管廊還有黃家湖大道、中法生態城、光穀中心城等19處,記者走訪發現,各大管廊特點也不相同。


江夏區黃家湖大道曾是一條“搓板路”,沿線林立97座60多米高的高壓鐵塔。隨著綜合管廊的建成,如今,這裏寬廣平坦,環境優(you) 美,高壓電塔入地,各類管線都被收入廊中,該管廊也成為(wei) 武漢市首條已投運的長距離綜合市政管廊。


運維人員介紹,自建成以來,黃家湖大道綜合管廊整體(ti) 運行情況良好。“現在線纜入廊率約23%,還有很大的擴容空間,將來再有管線施工,都可入廊。”


光穀中心城綜合管廊,是目前武漢市在建的規模最大、入廊管線最多的綜合管廊工程。該項目以路網形式遍布於(yu) 25平方公裏的範圍之內(nei) ,入廊的管線有高壓電力、中壓電力、通信、供冷供熱、給水、再生水等,還預留了垃圾氣體(ti) 管。


規劃設計方中冶南方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光穀中心城的綜合管廊與(yu) 地下空間、地上建築、市政道路同步建設,就像在一張白紙上作畫,“可以科學規劃,相互規劃,最終一次建成,不留遺憾。”


蔡甸中法生態城綜合管廊是目前武漢市監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綜合管廊工程之一。該項目全線13.5公裏,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示範段1.4公裏已全部建成。項目負責人介紹,管廊各艙內(nei) 不同位置均將安裝智能監控係統,建成後用一個(ge) 電子平板就可感知整個(ge) 地下管廊運行情況。


此外,該管廊還建有一條500毫米直徑的真空垃圾管。屆時,管廊經過的小區,可將固體(ti) 垃圾壓縮成圓筒狀,投入管道後直接吸走,送入垃圾回收中心,“既快速便捷,又生態環保。”



覆蓋更廣功能更強 “十四五”建設重在“成網”


武漢市城建局海綿城市和綜合管廊建設處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武漢市在建和建成的綜合管廊項目共19個(ge) ,總長109公裏。今年內(nei) 還將新開工6個(ge) 項目,總長32公裏,可如期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對照《規劃》,記者發現,這25個(ge) 項目基本分布於(yu) 主城區的重要功能區(如江漢中央商務區、武昌濱江商務區)和新城區、開發區的發展核心區(如光穀中心城、蔡甸中法生態新城、新洲陽邏新城、東(dong) 西湖吳家山新城等)。武漢市城建局負責人解釋說,這是因為(wei) 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投資大、難度高,需結合新區建設、舊城改造、重點道路新(改、擴)建等工作整合推進,因此確定了“係統優(you) 先、近遠兼顧”的建設原則。


目前,武漢市城建局正在組織編製武漢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十四五”建設規劃,既對“十三五”期間建設綜合管廊項目的實施現狀、規劃銜接與(yu) 融合程度等進行總結評估,同時結合武漢市第四輪軌道交通建設、世界城市一流電網建設、地下空間合理利用,策劃一批綜合管廊項目。“‘十四五’規劃要考慮管廊之間的連通,成網成片,覆蓋麵更廣,功能更強,才能發揮更大效應。”


推薦產品

Copyright © 2023 伟徳体育    營業執照查閱   網站地圖   
技術支持:

手機谘詢

18229768922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zhong) 號

手機端

手機站二維碼

手機站二維碼

返回頂部

微信客服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

聯係我們:182297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