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命線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 為(wei) 韌性、智慧城市建設賦能
今年以來,為(wei) 催動經濟從(cong) 疫情影響下快速複蘇,新基建戰略被重點提出並強調落實。自新基建被寫(xie) 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各省市緊跟號召,出台不少政策規劃,大力推動新基建的布局和落實。那麽(me) 整個(ge) 2020年,我國都有哪些省市發布了新基建規劃,它們(men) 的布局重點又在哪裏呢?今天,我們(men) 不妨通過回顧一起來看一下。
上海市:
5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
其中提到,上海新基建建設目標是“到2022年,全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和創新能級邁向國際一流水平,5G、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新技術全麵融入城市生產(chan) 生活。”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其提出了實施“新網絡、新設施、新平台、新終端”建設行動四大任務,並成立上海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工作機製。
江蘇省:
5月18日,江蘇省出台《關(guan) 於(yu) 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信息消費的若幹政策措施》。
其中提到,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釋放信息消費增長潛能;推動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具體(ti) 包括推進5G網絡建設;加快推動5G網絡設施延伸覆蓋;實施“5G+工業(ye) 互聯網”512工程;加強車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超高清視頻推廣應用;擴大智能家居場景化應用;加快智能網聯汽車研發製造;加快推進智慧健康服務;加快發展互聯網經濟等29項任務。
三亞(ya) 市:
5月21日,三亞(ya) 市人民政府發布《三亞(ya) 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若幹措施》。
其中提到,三亞(ya) 市新基建建設領域包括:5G基站、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區塊鏈、衛星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智慧城市、智慧能源、新能源充電樁等融合基礎設施;深海科技、南繁育種、衛星遙感等創新基礎設施;以及崖州灣科技城、互聯網信息產(chan) 業(ye) 園、遙感信息產(chan) 業(ye) 園等重點產(chan) 業(ye) 園區建設。為(wei) 推動這些領域發展,共提出了十點措施,具體(ti) 包括加大財政支持、加強人才引進等等。
北京市:
6月10日,北京市經信局發布《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行動方案》聚焦“新網絡、新要素、新生態、新平台、新應用、新安全”六大方向,對北京新基建建設進行部署。
重點任務主要包括:建設5G、千兆固網、衛星互聯網、車聯網、工業(ye) 互聯網、政務專(zhuan) 網等新型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新型數據中心、雲(yun) 邊端設施、大數據平台、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區塊鏈服務平台、數據交易設施等數據智能基礎設施;建設共性支撐軟件、科學儀(yi) 器、中試服務生態、共享開源平台、產(chan) 業(ye) 園區生態等生態係統基礎設施;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前沿科學研究平台、產(chan) 業(ye) 創新共性平台、成果轉化促進平台等科創平台基礎設施;建設政務、城市、民生、產(chan) 業(ye) 等智慧應用基礎設施;以及建設可信安全基礎設施。
寧波市:
6月15日,寧波市人民政府印發《寧波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
其中提出,主要目標是“到2022年全市5G、AI、物聯網等新技術全麵融合生產(chan) 生活,實施100個(ge) 重大新型基礎設施項目,釋放2000億(yi) 元融資。”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要進行“信息基礎設施提升行動;融合基礎設施提速行動;創新基礎設施提質行動;以及新基建帶動產(chan) 業(ye) 賦能行動。”
重慶市:
6月19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印發《重慶市新型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
其中提出,主要目標是“到2022年,基本建成以新型網絡為(wei) 基礎、智能計算為(wei) 支撐、信息安全為(wei) 保障、轉型促進為(wei) 導向、融合應用為(wei) 重點、基礎科研為(wei) 引領、產(chan) 業(ye) 創新為(wei) 驅動的新型基礎設施體(ti) 係,基礎設施泛在通用、智能協同、開放共享水平全麵提升,打造全國領先的新一代信息基礎支持體(ti) 係。”
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要圍繞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3個(ge) 方麵,突出新型網絡、智能計算、信息安全、轉型促進、融合應用、基礎科研、產(chan) 業(ye) 創新7大板塊重點,強化重大項目的牽引與(yu) 帶動作用,積極布局5G、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聯網、工業(ye) 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有序推進數字設施化、設施數字化進程。
福州市:
6月29日,福州市人民政府印發《福州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
其中提出,總體(ti) 目標“到2022年,基本形成信息基礎設施布局完備、融合基礎設施廣泛賦能、創新基礎設施驅動發展的良好格局,全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和發展水平達到國內(nei) 一流水平。”並給出5G基站數量等詳細指標。為(wei) 實現這些目標,要推動三大點18小點重點任務實施,包括優(you) 化提升信息基礎設施、深化建設融合基礎設施以及強化布局創新基礎設施等。
浙江省:
7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浙江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其中提出,總體(ti) 目標是“到2022年,全省新基建投資累計近萬(wan) 億(yi) 元;建成5G基站12萬(wan) 個(ge) 以上;培育10個(ge) 以上產(chan) 業(ye) 基地、100家以上標杆企業(ye) 、100家以上高能級創新平台。”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要積極開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整體(ti) 智治設施建設、生態環境設施智能化建設、交通物流設施智能化建設、清潔能源設施智能化建設、 幸福民生設施智能化建設、重大科研設施建設、產(chan) 業(ye) 創新平台建設、 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應用場景創新”等十大行動。
成都市:
7月16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成都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
其中提出,行動目標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技術先進、模式創新、四網融合、支撐有力的新型基礎設施,與(yu) 鐵路、公路、橋梁等傳(chuan) 統基礎設施,共同構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基礎設施體(ti) 係,對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的貢獻度和支撐力顯著提升。”
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要“堅持網絡賦能、適度超前,大力實施基礎信息網攻堅工程;堅持集中攻堅、優(you) 化布局,大力實施樞紐交通網暢達工程;堅持保障有力、安全高效,大力實施智慧能源網支撐工程;堅持應用牽引、平台支撐,大力實施科創產(chan) 業(ye) 網升級工程。”其中每項工程下都有3-5項具體(ti) 措施。
廣州市:
7月30日,廣州市工信局發布《廣州市加快推進數字新基建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其中提出,發展目標是“到2022年,全市建成泛在、高性能、精益服務、低使用成本的數字新基建,滲透於(yu) 生產(chan) 、生活、科技、智慧城市各領域,投資乘數效應極大釋放,成為(wei) 激發地域經濟活力的強勁引擎,在全國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廣州經驗,未來打造全國城市級數字新基建典範。”
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要積極開展5G“頭雁”行動;開展人工智能跨界融合行動;開展工業(ye) 互聯網賦能創新行動;開展智慧充電設施提升行動。具體(ti) 包括加大5G網絡建設投入;優(you) 化5G網絡建設和運營環境;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造“智區、智路、智車、智軌、智品、智園、智鏈”;加快企業(ye) 內(nei) 外網改造;大力推廣工業(ye) 軟件等40項任務。
廣東(dong) 省:
11月5日,廣東(dong) 省政府發布《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
其中提到,目標是“到2022年,新型基礎設施發展水平領先全國,建成全國領先的基礎和專(zhuan) 用網絡體(ti) 係,打造高水平的創新基礎設施集群,以及構築經濟社會(hui) 智慧化運行的基礎設施體(ti) 係。”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方案》給出三大任務:一、構建泛在互聯一體(ti) 化網絡,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二、打造四大創新能力支撐集群,推進創新基礎設施建設;三、推進十大智慧工程,推進融合基礎設施建設。
山東(dong) 省:
11月9日,山東(dong) 省政府發布《新基建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
其中提到,目標是“到2022年,全省5G網絡廣泛覆蓋,大數據中心集聚發展,工業(ye) 互聯網、物聯網普及推廣,人工智能技術領先,充電樁和加氫站、特高壓、軌道交通支撐有力,區域創新能力位次前移,新基建衍生形成50個(ge) 以上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聚,基本建成全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區和示範區。”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方案》提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融合基礎設施升級行動和創新基礎設施突破行動。並明確“智慧+產(chan) 業(ye) /民生/服務”等場景應用。
青島市:
11月19日,青島市政府發布《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2020─2022)》。
其中提到,目標是“到2022年,爭(zheng) 取全市新型基礎設施規模和能級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建設5G基站3萬(wan) 個(ge) ,打造1個(ge) 國際領先、10個(ge) 國內(nei) 知名的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推動10萬(wan) 家中小企業(ye) 上雲(yun) 用平台,建成電動汽車充電樁2.35萬(wan) 個(ge) 、加氫站10座,及3個(ge) 以上車路協同自動駕駛車輛應用發展特區。”為(wei) 實現這一目標,要實施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等三方麵建設。並推動智慧產(chan) 業(ye) 發展、推廣智慧民生服務、深化智慧城市應用。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