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9768922

行業新聞

城市生命線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 為(wei) 韌性、智慧城市建設賦能

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

時間:2021-08-11 來源:原創 瀏覽量:3454

日前,“智慧城市十大樣板工程”在2021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峰會(hui) 上揭曉。北京大興(xing) 智慧市政項目、北京海澱(中關(guan) 村科學城)城市大腦、撫州碳普惠公共服務平台、寧波城市大腦、青島市智慧橋梁管理平台、遂寧智慧中心、天津泰達城市智能體(ti) 、濰坊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無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鄭州市鄭東(dong) 新區智慧城市管理中心等項目位列其中。


據悉,此次樣板工程是由賽迪網聯合《數字經濟》雜誌立足賽迪研究院研究力量和資源優(you) 勢,整合信息化行業(ye) 頂層設計、戰略谘詢、行業(ye) 調研、產(chan) 業(ye) 研究等方麵研究成果,在所征集的40多個(ge) 城市、70多項典型案例中,通過五大一級指標、數十項二級指標的評審維度,最終由行業(ye) 專(zhuan) 家、網絡評審和民眾(zhong) 投票共同評選。


北京大興(xing) 智慧市政項目

據了解,早在2018年大興(xing) 區人民政府就印發了《大興(xing) 區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年)》、《大興(xing) 區新型智慧城市總體(ti) 規劃》。去年以來,在大興(xing) 區城市管理委員會(hui) 指導下,北京大興(xing) 投資集團、阿裏雲(yun) 為(wei) 大興(xing) 區智慧城市建設構建總體(ti) 框架並開啟建設。目前,“1雲(yun) +2平台+N應用”的新型智慧城市總體(ti) 框架已經搭建完成。以智慧雲(yun) 和公共服務平台、城市運行管理平台做支持,大興(xing) 區智慧應用場景已覆蓋公共安全、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教育等多個(ge) 領域。


通過新係統,大興(xing) 區完成了新老城區104平方公裏新建及已建市政設施全麵普查,進一步摸清數據底賬並新建市政基礎數據庫,實時掌握了設施、井蓋、管網等運行情況。大興(xing) 區還全國首次將地下管網管理納入市政平台建設,並成功引入人工智能技術有效提升城市部件專(zhuan) 業(ye) 管理能力,實現“地上、地下”的空間式實時管控。在全市率先實現對城管事件的智能發現與(yu) 多業(ye) 務部門聯動處置,做到市政區域路線自動規劃。


此外,大興(xing) 區打通“隨手拍”、接訴即辦等平台,提升了城市運行維護問題的發現處置效率,實現了由“條線式管理”向“扁平化管理”的迭代發展;同時利用“北京大興(xing) ”APP以及隨手拍小程序,鼓勵、引導公眾(zhong) 積極參與(yu) 城市治理,共創文明城市,有效推動“接訴即辦”向“民訴我辦”、“未訴先辦”轉型。


北京海澱(中關(guan) 村科學城)城市大腦

2018年,海澱區以頂層規劃為(wei) 引領,以“智能+”為(wei) 主要內(nei) 核,以科技賦能城市治理為(wei) 目標,搭建了“1+1+2+N”海澱城市大腦架構模式,即一張感知網、一個(ge) 智能雲(yun) 平台、兩(liang) 個(ge) 中心(大數據中心、AI計算中心)、N個(ge) 創新應用場景。海澱城市大腦通過實時匯聚處理各領域數據資源,依托人工智能分析處理能力,推動公共資源高效調配、城市事件精準處置、城市治理全局協同、治理效能切實提升。


目前,海澱城市大腦已融合匯集了50多個(ge) 智慧城市應用場景,為(wei) 城市管理、公共安全、生態環保、城市交通、公共衛生、智慧能源等領域的管理變革與(yu) 應用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有效提升城市治理的精細化、智能化、智慧化水平。


撫州碳普惠公共服務平台

撫州碳普惠公共服務平台是2017年以來該市深入踐行“兩(liang) 山”理念,依靠“我的撫州”APP打造的(綠寶)碳普惠公共服務平台,堅持共建、共享、共贏、惠民、惠商、惠農(nong) 的原則和低碳生活有價(jia) 值、生態產(chan) 品有市場、綠色發展有希望的活動目標,暢通綠色生活、綠色消費、綠色金融渠道。


近年來,撫州市不斷完善(綠寶)平台工作機製和運行體(ti) 係,進一步提高市民參加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社會(hui) 公益的積極性,打通線上線下各種綠色消費渠道,構建綠寶支付平台,打造本地的“綠寶錢包”,為(wei) 綠色消費提供訂單服務、對賬服務、運營服務、商戶服務、支付係統等服務,通過綠寶支付體(ti) 係貫通會(hui) 員、商圈、金融服務,實現線上線下支付和碳幣實時兌(dui) 換機製,真正讓“積碳分、得實惠”落到實處。


寧波城市大腦

今年3月27日,寧波城市大腦正式啟用運營。作為(wei) 寧波數字化改革重大標誌性工程,寧波城市大腦在實時掌握一手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分析,作出更為(wei) 精準的決(jue) 策,讓城市變得更加聰明、更加智慧。據悉,寧波城市大腦實現了“兩(liang) 個(ge) 全國首創”——首創建立大數據領域的“城投”“開投”“交投”新模式以及首創新媒體(ti) 操盤“數投”的新模式。目前,它已擁有黨(dang) 政甬領、政府甬效、經濟甬強、民生甬惠、法治甬先、數字甬智等6大板塊及下轄眾(zhong) 多的子版塊,集聚了“甬易辦”、智慧健康、基層治理等四平台、公共交通等一批智慧應用,匯集25個(ge) 委辦局應用係統以及102億(yi) 條數據。其中,共享數據超過65億(yi) 條,開放數據超過3億(yi) 條。


按照計劃,未來寧波城市大腦將匯集更多的應用與(yu) 數據,並成為(wei) 數字化改革成果全領域展示中心、城市運行體(ti) 征的全要素監測中心、重要活動和應急事件的全暢通指揮中心以及重大事項的全景式決(jue) 策分析中心,力爭(zheng) 到今年底,基本建成一期項目;到2022年底,全麵建成使用,實現對數字化改革各領域、各主體(ti) 核心業(ye) 務係統的有效支撐。


最終,寧波城市大腦將推動建設“一件事”聯管、“一件事”聯辦、“一件事”聯服的特色示範場景,實現“一網通辦”“一腦通治”“一屏通覽”“一碼通服”,全麵滿足全領域、全主體(ti) 、全周期的數字化改革需求。


青島市智慧橋梁管理平台

2020年,根據青島市住建局工作要求,在海爾路立交橋項目的基礎上,青島市政空間城市物業(ye) 管理有限公司同海納雲(yun) 打造了青島市智慧橋梁管理平台,平台從(cong) 全市橋梁管理出發,以橋梁安全監測、養(yang) 護管理等場景為(wei) 目標,以物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BIM/GIS等技術為(wei) 支撐,采用“一個(ge) 平台、三大數據、N個(ge) 應用”的方式,建立橋梁監測物聯網+雲(yun) 服務體(ti) 係,通過打通橋梁管理基礎數據、業(ye) 務數據、專(zhuan) 題數據,完成了既有橋梁管理的智能化升級。


一方麵,該平台以技術攻關(guan) ,構建起城市級橋梁綜合管理大數據平台,通過構建麵向橋梁的基礎庫、主題庫,逐步形成多維度橋梁畫像,通過打破信息壁壘,對全市的橋梁進行統一的管理與(yu) 養(yang) 護,變被動養(yang) 護為(wei) 主動養(yang) 護,總體(ti) 上提升了青島橋梁的管控能力及養(yang) 護能力。


另一方麵,基於(yu) AIoT平台實現了監測設備的無關(guan) 性接入,同時提供多種靈活接口與(yu) 數據管理能力,以萬(wan) 物互聯的姿態,增強了係統的開放性與(yu) 容納性,繼而形成城市級的智慧橋梁解決(jue) 方案。


遂寧智慧中心

遂寧智慧中心位定位於(yu) 城市數據匯聚治理及綜合運營管理中心,通過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為(wei) 城市提供多元化、多樣化的數字服務能力,項目主要建設內(nei) 容為(wei) :


市民體(ti) 驗中心:主要包含市民體(ti) 驗中心的建築裝飾、裝修,配套電力管線建設,展示設備及內(nei) 容,實現可視化的立體(ti) 展示與(yu) 交互互動的體(ti) 驗。


城市綜合運營管理中心:遂寧城市綜合運營管理中心建設內(nei) 容主要包含“1+3+6”幾個(ge) 板塊,1個(ge) 綜合運行環境支撐,智慧中心數字底座的3中台即數據中台、AI中台、技術中台,6個(ge) IOC應用以及支撐體(ti) 係組成。


遂寧智慧中心利用雲(yun) 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地理信息、視頻融合等技術,集城市大數據支撐平台、城市綜合管理平台、宏觀經濟分析平台、協同指揮平台和展示體(ti) 驗平台等跨層級、跨區域、跨係統、跨部門、跨業(ye) 務的綜合協同管理和服務於(yu) 一體(ti) ,作為(wei) 城市“大腦”和“中樞”,實現對城市運行狀態的整體(ti) 感知、態勢預測、全局分析和協同處置,搭建“一圖全麵感知、一鍵可知全局、一體(ti) 運行聯動”的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精準服務能力。


天津泰達城市智能體(ti)

2018年,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泰達”)聯合華為(wei) 推出“1+4+N”,即1個(ge) 城市大腦IOC中心、4大AI平台和N個(ge) 創新應用的智慧城市整體(ti) 解決(jue) 方案,建設“一心牽引,四台同奏”智慧化平台,用科技的“溫度”詮釋城市運行更智能、產(chan) 業(ye) 發展更均衡、市民生活更便利的“幸福泰達”。


據悉,泰達城市大腦IOC中心匯聚政府、企業(ye) 、公民、互聯網及物聯網等近7.63億(yi) 條數據信息,可實時感知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區域運行情況,覆蓋開發區概況、經濟、安全、交通、公用事業(ye) 、民生6大領域,全麵可視化展現開發區運行全貌。


在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泰達依托物聯網、AI、大數據、區塊鏈、5G等技術與(yu) 城市場景結合,通過數據的“感傳(chuan) 知用”驅動泰達“城市生命體(ti) ”全要素貫通、全流程交互,恰如人體(ti) 的“眼腦手脈”協調運作,賦能泰達提升產(chan) 業(ye) 轉型能力和城市精細化管理。


濰坊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濰坊市是山東(dong) 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市。近年來,通過“智慧濰坊”建設,濰坊市已建成智慧社區100多個(ge) ,完成了200多家幼兒(er) 園、18處景區、20家養(yang) 老院、18家二甲以上醫院的智慧化改造,全市1800輛校車全部安裝了GPS和監控安全設施。濰坊市雲(yun) 計算中心已建成運營,以大數據交易中心為(wei) 引領的“數據濰坊”建設亦開始布局。


根據《濰坊市新型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工作實施方案(2020-2021年)》,下一步,濰坊市將積極推動《方案》貫徹落實。通過兩(liang) 年的試點建設,圍繞“優(you) 政、惠民、興(xing) 業(ye) 、強基”,大力實施大數據戰略,以“城市大腦”建設為(wei) 基礎,深化數據“聚、通、用”,支撐全市“流程再造”“一次辦好”改革和城市治理體(ti) 係完善提升,促進雲(yun) 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yu) 經濟社會(hui) 各領域的深度融合,打造獨具濰坊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讓全民普享智慧城市建設成果,全麵助推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


無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

近年來,無錫加快“智慧名城”建設,出台《無錫市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三年(2018-2020年)行動計劃》,大力開展大數據應用、智慧產(chan) 業(ye) 、智慧治理、智慧生活、信息網絡、信息安全六大提升行動,加快打造具有物聯網特色的“智慧名城”,城市大數據中心建設持續推進,雪亮工程、智慧文化、智慧環保、智慧安防等一批應用示範工程取得實質性進展。


今年是新一輪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開局之年,無錫將一體(ti) 化建設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城市運行管理中心、網格化管理服務中心,采用“基於(yu) 市大數據中心的城市數字底座+專(zhuan) 項場景應用的模式”,全力以赴建強“城市大腦”。 無錫將充分發揮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帶動、引領作用,以數字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為(wei) 著力點,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同頻共振、共同提升。靶向發力提升“用戶體(ti) 驗”,推動各類信息係統優(you) 化整合,實現對內(nei) 辦公“一個(ge) 平台”、服務企業(ye) “一個(ge) 入口”、服務群眾(zhong) “一個(ge) APP”,最大限度減負提效。


鄭州市鄭東(dong) 新區智慧城市管理中心

鄭東(dong) 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以“1+1+N”為(wei) 總體(ti) 架構,即:建設一個(ge) 智慧城市管理中心、一個(ge) 智慧城市中台,智慧城管、智慧市政、智慧公廁等N項智慧應用,實現一圖感知、一圖預警、一圖決(jue) 策、一圖指揮、一圖應用。


通過智慧公廁、智慧市政、視頻聯網等建設實現基礎設施智能化,通過路長製管理係統建設實現公共服務便利化,通過城管業(ye) 務流程再造實現社會(hui) 治理精細化,並建立鄭東(dong) 新區現行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和路長製考核管理辦法,對信息采集質量、責任主體(ti) 的處置效能、區域的綜合處理結果進行考核分中心搭建城市感知基礎體(ti) 係。


覆蓋1000多個(ge) 5G基站、26萬(wan) 個(ge) 城市部件、1萬(wan) 多路視頻監控、3000多家商鋪等,每天生成城市管理案件2000多條,實現數據匯聚共享、案件自動派遣處置、跨部門聯合調度,打通區、街道、社區三級組織業(ye) 務流程,為(wei) 城市高效、精準管理和運行提供支撐。


推薦產品

Copyright © 2023 伟徳体育    營業執照查閱   網站地圖   
技術支持:

手機谘詢

18229768922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zhong) 號

手機端

手機站二維碼

手機站二維碼

返回頂部

微信客服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

聯係我們:182297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