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9768922

行業新聞

城市生命線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 為(wei) 韌性、智慧城市建設賦能

10條綜合管廊投入運營的大城市,有了哪些改變?

時間:2022-01-05 來源:原創 瀏覽量:3459

 電力、通信、燃氣……城市管線布設,時常麵臨(lin) 兩(liang) 難:架在空中,街道上方是難看的“蜘蛛網”;埋入地下,易腐蝕, 維修不便,還常常會(hui) 因施工被挖斷。如今,隨著烏(wu) 魯木齊地下綜合管廊的有序推進,這一難題正在逐步被破解。

綜合管廊是將電力、通信、給水等多種管線集中敷設在同一地下空間。作為(wei) 全國海綿城市建設示範城市之一的烏(wu) 魯木齊,目前累計建設綜合管廊42條,總長約128公裏,其中2021年有10條綜合管廊投入運營,全長38.3公裏。

在河馬泉新區秋實路綜合管廊,工作人員正在檢查設備。

       作為(wei) 拓展新城區、轉換發展動能重點區域的河馬泉新區,在建設過程中綜合統籌地下管廊、地麵道路、地上綠化帶、再生水利用等工程,切實把高質量發展貫穿到新區規劃建設管理的各領域、各環節、全過程。目前河馬泉新區6條綜合管廊投入運營,全長28.8公裏,首批管線已正式入廊。

      從(cong) 外觀來看跟地下通道類似,布設著綜合管廊出入口、投料口、通風口。

      目前烏(wu) 魯木齊綜合管廊設置有四艙結構、三艙結構及兩(liang) 艙結構,管廊廊體(ti) 都是采用鋼筋捆紮,再進行混凝土澆築,大大提高了其使用年限和承載力。

       沿著綜合管廊入口拾階而下,地下共有三層,空間十分開闊,絲(si) 毫沒有憋悶感。

      管廊裏的度在5攝氏度左右,頂部安裝有遠程自動控製的通風、照明、消防等設備。“還設有雨水艙,可以對雨水進行回收再利用。”

        有人擅自進入,警報就會(hui) 響起

        進入綜合管廊沒走幾步,管廊側(ce) 牆上的一個(ge) 紅色報警器便開始閃爍,並響起刺耳的警報聲。城投集團烏(wu) 魯木齊地下綜合管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管理部副經理劉義(yi) 珍介紹:“管廊上方設置了紅外感應設備,隻要有人進入就會(hui) 報警。”

       綜合管廊如一個(ge) 時光隧道,在燈光下向兩(liang) 側(ce) 延伸。在地下7米的空間內(nei) ,電力艙兩(liang) 側(ce) 牆麵上布設了密密麻麻的支架,支架間空餘(yu) 的地方有1米左右,可供人或小型車輛通行,支架上方敷設著10千伏的電纜,下方敷設的是110千伏的電纜。綜合艙敷設著中水及通信管線。

“綜合管廊每隔100米設置了一部應急有線電話。管廊巡檢中,各艙室均設置固定電話,可隨時與(yu) 控製中心溝通聯絡,包括處置突發情況。”

        管線功能不同,房間標準不同

      在綜合管廊,不是所有管線都“住”在一起,比如天然氣和高壓電纜這種安全等級較高的管線,會(hui) 有自己的“單間”——燃氣艙和電力艙。而綜合艙就像個(ge) “集體(ti) 宿舍”,要寬敞一些,可以容納熱力、給水、中水、通信等管線。

         實時監測氧氣含量、溫度、濕度

       設備可實時顯示此處的氧氣、濕度、溫度、硫化氫、甲烷等環境質量參數以及紅外線感溫反饋情況。如果出現問題,控製中心的大屏幕會(hui) 立刻彈出相應預警信息,並精確地標出在哪個(ge) 分區、哪個(ge) 點位有“超標”“異常”等情況。

       綜合管廊內(nei) 還安裝了一種紅色的細線。這個(ge) 紅線是感溫光纖,能近距離感知各類管線的溫度,一旦溫度出現異常,將通過係統反映到控製中心,工作人員可以立即采取相應措施。

      科技賦能,“智慧大腦”將不斷升級

綜合管廊每公裏都安裝了上百個(ge) 設備,如消防、通風、供電、照明、監控和報警、排水等係統,相當於(yu) “眼睛”和“耳朵”。

“地下管廊是一個(ge) 城市運行的‘大動脈’,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提升地下綜合管廊精細化運營管理水平。


       目前該市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的綜合管廊有22條,其中10條已投入運營,通過GIS、BIM、物聯網、大數據、空間地理信息三維一體(ti) 可視化等技術,更加係統化、精細化地管控綜合管廊全生命周期。例如,當智能係統檢測到一氧化碳、甲烷等危險氣體(ti) 濃度超標時,地下綜合管廊相關(guan) 設備會(hui) 自動報警,風機自動開啟,通過通風係統調節廊內(nei) 空氣質量,降低有害氣體(ti) 濃度;當水管破裂,水位達到一定深度無法下降時,排水泵將自動開啟,破裂段水管閘閥會(hui) 及時關(guan) 閉;當遭遇火災時,係統自動啟動應急照明、疏散指示、聲光報警和消防係統,同時關(guan) 閉著火區所有井蓋設備和常備式防火門,通過隔絕空氣控製火災蔓延等。

       精準施策,建設布局因地製宜

地下綜合管廊是一種集約化、科學化的先進管線敷設方式,既節省了地麵空間,又能夠有效解決(jue) 空中“蜘蛛網”及路麵“馬路拉鏈”等城市管理難題,大幅提高城市基礎設施配套現代化程度和建設標準,保證管線布局合理、維護便捷、運轉高效,同時還增強管線綜合防災抗災能力和使用壽命。

        目前烏(wu) 魯木齊綜合管廊主要分布在高鐵片區、城北片區、河馬泉新區、臨(lin) 空經濟區等區域。烏(wu) 魯木齊市將根據城市總體(ti) 規劃、綜合管廊專(zhuan) 項規劃和城市道路建設,堅持因地製宜、遠近兼顧、全麵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穩步推進綜合管廊的建設。

        同時高標準建設信息化管廊指揮中心,精準摸排地下管線底數,建立完善全域管理信息係統,為(wei) 精細化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數據支撐,實現管理信息化智慧化。

         隨著智慧化、集成化和自主決(jue) 策能力的有效提升,綜合管廊將會(hui) 更好地擔起“生命線”重任,源源不斷地為(wei) 城市安全、穩定、高效運行注入不竭動力。


    管線入廊後,道路的窨井蓋少了,路邊也看不見電線杆了。以前城市的排水、燃氣、熱力、電力等管線隻要有一個(ge) 出了問題,路麵就可能因開挖而“破相”,有了綜合管廊後,維修起來就方便的多了!


推薦產品

Copyright © 2023 伟徳体育    營業執照查閱   網站地圖   
技術支持:

手機谘詢

18229768922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zhong) 號

手機端

手機站二維碼

手機站二維碼

返回頂部

微信客服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

聯係我們:182297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