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命線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 為(wei) 韌性、智慧城市建設賦能
10條樣板路裝上智能井蓋
記者在緯二路(花園路—東(dong) 明路)現場看到,幹淨整潔的快車道上,井蓋四周用瀝青鋪設出圓環,與(yu) 路麵平齊,美觀結實,車輛駛過無異響和顛簸感,讓道路通行更加安全。樣板路段均使用防沉降井蓋和快硬自流料等新材料新技術。安裝上,也創新采用“模具安裝法”,二十多道工序層層保障,發揮防沉降井蓋的優(you) 異功能。
據悉,作為(wei) 河南省窨井蓋治理樣本城市,這樣的井蓋整治樣板路,鄭州市已打造緯二路、政一街、民主路、興(xing) 華街等共13條,其中10條道路的4500個(ge) 井蓋還加裝了智能設備。
有人移“動” 智能井蓋會(hui) 報警
智能井蓋在背麵中心處有一個(ge) 黑色的圓塊,這就是智能井蓋的報警裝置。井蓋被掀起時,它就會(hui) 發送報警信息。
智能井蓋利用了大數據以及物聯網兩(liang) 大技術,在移位、丟(diu) 失等事件發生時提供實時異常報警、視頻取證、案件推送等,實現智能化監控。通過搭配液位計,能夠實現對井下液位的實時監測,在液位超標的情況下第一時間發出警報,避免液位過高導致的汙水外溢、城市積水,保障排水通暢。
大數據助力井蓋智能化
鄭州市窨井蓋治理提升技術中心副主任扶濤濤介紹:“當井蓋被掀起25°時,井蓋就會(hui) 自動報警。”井蓋智能管理係統終端以地圖呈現,每個(ge) 井蓋都在地圖中用藍色標記進行標注,當井蓋報警,地圖上相應位置的井蓋標記就會(hui) 變成橙色。
城市中井蓋數量龐大,傳(chuan) 統管理以人工巡檢為(wei) 主,缺乏有效的實時監控和管理手段,井蓋出現傾(qing) 斜、破損以及丟(diu) 失後,短時間內(nei) 無法通知到責任人。
去年起,鄭州市對窨井蓋實行“雙軌製”普查建檔,通過普查采集建立窨井蓋電子檔案,融合城管數字化管理平台和省窨井蓋普查建檔軟件係統,逐步實現“一蓋一編號,一井一檔案”,建立起窨井蓋管理數據庫。
有了數據庫和智能監控,一旦出現窨井蓋問題,後台就將報警信息推送至養(yang) 護人員的手機端,方便及時維修處理。
下一步,窨井蓋專(zhuan) 項整治重點由城市主次幹道向背街小巷延伸,做到全域覆蓋,協同推進。今年,鄭州市將對背街小巷的窨井蓋進行治理,並逐步增加智能井蓋的數量,切實保障市民的“腳下安全”。(正觀新聞記者 穀長樂(le) 文/圖)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