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命線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 為(wei) 韌性、智慧城市建設賦能
5月8日,山東(dong) 省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廳、山東(dong) 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山東(dong) 省財政廳、山東(dong) 省自然資源廳、山東(dong) 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山東(dong) 省分行6部門聯合印發《山東(dong) 省推動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工作方案》(後簡稱《方案》)。《方案》明確,今年全省加裝既有住宅電梯1500部,更新(改造、大修)住宅老舊電梯2000部以上,2027年全省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8%以上。
《方案》有序推動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工作,促進先進設備生產(chan) 應用,加快培育新質生產(chan) 力,明確了包括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住宅老舊電梯更新、供水設施設備更新、汙水處理設施設備更新、供熱設施設備更新、燃氣設施設備更新、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環衛設施設備更新、建築施工設備、建築節能改造在內(nei) 的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十大重點任務。
推動住有宜居 到2027年加裝住宅電梯5000部 在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方麵,《方案》提出結合推進城市更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適應老齡化需求,堅持政府引導、居民自願,綜合考慮住宅結構條件、居民意願、使用功能、安全經濟等因素,統籌安排、鼓勵引導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程施工不得對原結構安全產(chan) 生不利影響。加強新增設井道、疏散通道等相關(guan) 構築物的審批和驗收。鼓勵具備條件的采取集中連片加裝、平層入戶方式,實現無障礙通行。2024年全省加裝既有住宅電梯1500部;到2027年,加裝住宅電梯5000部。 在住宅老舊電梯更新上,《方案》明確加強住宅小區電梯風險隱患排查和安全風險評估,及時更新、改造或大修不符合電梯安全標準、投入時間長、配置水平低、運行故障率高、安全隱患突出、群眾(zhong) 更新強烈的住宅小區電梯,確保電梯安全耐久、運行平穩、經濟適用、綠色環保和通信暢通。2024年更新(改造、大修)住宅老舊電梯2000部以上。 供水設施設備更新方麵,《方案》提出,按照《城市給水工程項目規範》(GB 55026)等國家和行業(ye) 工程建設標準、衛生規範要求,提標改造需要淘汰、能效低的既有水廠和二次供水設施。積極推進居民二次供水設施向公共供水企業(ye) 移交。實施城市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2024年底全省漏損率降至7.9%。 推動汙水處理設施設備更新,《方案》提出2024年底,累計54%的城市汙水處理廠完成準Ⅳ類提標改造,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3%;到2027年,累計70%的城市汙水處理廠完成準Ⅳ類提標改造,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7%。 供熱設施設備更新方麵,《方案》明確加快建設供熱企業(ye) 智慧供熱係統,更新加裝熱計量裝置設備。更新改造城市建成區居民小區換熱站設備,推動自管站移交,實現供熱企業(ye) 直供到戶。2024年,供熱管道老化更新改造1500公裏以上,移交城市建成區居民小區供熱自管站120個(ge) 以上;到2027年,供熱管道老化更新改造1900公裏以上,城市建成區居民小區供熱自管站實現基本“清零”。 提升城市韌性 設區市全麵實施城市生命線工程 燃氣設施設備更新方麵,深入開展城市燃氣管道設施“帶病運行”專(zhuan) 項治理行動,加快城市老化燃氣管道設施更新改造,發現存在重大隱患的管網廠站設備設施立即整改,推動“帶病運行”燃氣管道和廠站設施“兩(liang) 個(ge) 動態清零”。加大“問題瓶”“問題閥”“問題軟管”“問題灶”等燃氣具及配件整治力度,紮實推進用戶端不鏽鋼波紋管、報警器、切斷閥“安全措施三件套”加裝升級,支持餐飲等經營單位無熄火保護功能的燃氣灶具加裝熄火保護裝置或以舊換新。實施燃氣企業(ye) 智能化提升建設,提高灌裝、儲(chu) 存、充裝、配送等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2024年,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800公裏以上;到2027年更新改造2100公裏以上。 《方案》還提出,在設區的市全麵實施城市生命線工程,推動地下管網、橋梁隧道、窨井蓋等重點部位完善配套物聯智能感知設備加裝和更新,重點支持在主城區人員密集場所等四級地區和20年以上燃氣管道閥井加裝物聯感知設備,在廠站加裝視頻、壓力流量監測設備。在城市下穿式立交橋、低窪易澇點等重點部位安裝水位監測儀(yi) 及視頻監控。對存在頂托導致自排不暢或抽排能力達不到標準的城區,改造或增設排水防澇泵站設備,提高強排能力,全麵加強城市排水防澇體(ti) 係中老舊設備更新改造。到2027年,設區的市主城區燃氣管道、防汛等基礎設施前端感知設備達到我省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I級推薦標準。 提升智慧水平 鼓勵購置無人化環衛作業(ye) 設備、建築機器人 環衛設施設備更新方麵,結合生活垃圾分類三年行動和規範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更新改造高耗能、使用年限較長、存在安全隱患、不符合相關(guan) 標準規範等設施設備。包括垃圾分類運輸車輛、城市道路清掃和清雪除冰等環衛車輛、垃圾中轉及分類轉運壓縮設備、可回收物分揀(分選、壓縮、打包)設備、垃圾焚燒發電成套設備、填埋場的堆體(ti) 覆膜、滲濾液處理設備、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分選、粉碎、再生產(chan) 品生成)設備、垃圾分類亭(房)和公共廁所等。支持市縣按規範配齊配全各類環衛設備車輛,鼓勵更新購置新能源車輛、垃圾分類收集桶等,配置智慧化、無人化環衛作業(ye) 機具設備。2024年,更新購置垃圾分類運輸、城市道路清掃和清雪除冰等環衛車輛300輛以上,建設可回收物回收分揀中心(站)25處;到2027年,建成回收分揀中心(站)340處以上。 建築施工設備方麵,按照《施工現場機械設備檢查技術規範》等規範要求,更新淘汰使用超過10年以上、高汙染、能耗高、老化磨損嚴(yan) 重、技術落後的建築施工工程機械設備,包括挖掘、起重、裝載、混凝土攪拌、升降機、物料提升機、推土機等設備(車輛)。鼓勵更新購置新能源、新技術工程機械設備和智能升降機、建築機器人等智能建造設備。 建築節能改造方麵,以城市為(wei) 單位製定既有建築節能改造工作計劃,結合城市更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清潔取暖等工作,按照《建築節能與(yu) 可再生能源通用規範》(GB55015)等標準,統籌推進熱泵機組、散熱器、冷水機組、外窗(幕牆)、外牆(屋頂)保溫及公共建築照明設備等耗能設施設備更新改造,鼓勵采用綠色建材產(chan) 品和能效水平達到2級及以上的用能設備,支持既有建築實施超低能耗或綠色化改造。2024年,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800萬(wan) 平方米以上;到2027年,完成3000萬(wan) 平方米以上。 加大財稅扶持 提供金融支撐 《方案》還明確了建築和市政基礎設施領域設備更新工作的保障措施,要求加強組織領導,各設區的市政府結合本地實際,製定實施方案,明確任務目標,細化工作措施。 同時,加大財稅扶持。加強綜合資金保障,積極爭(zheng) 取燃氣等老化管道更新改造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用足用好城市更新、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海綿城市建設、清潔取暖等中央財政專(zhuan) 項資金,統籌現有資金渠道,加大設備更新支持力度。將符合條件的設備更新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和超長期國債(zhai) 支持範圍,重點投向市政基礎設施(供排水、供熱、供氣、地下綜合管廊)、城鎮汙水垃圾收集處理等領域。精準高效落實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 提供金融支撐。用好再貸款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的支持;對符合再貸款報銷條件的銀行貸款給予一定貼息支持。鼓勵企業(ye) 采用綠色債(zhai) 券、資產(chan) 證券化等手段,依法依規拓寬融資渠道。支持使用住宅專(zhuan) 項維修資金、住房公積金用於(yu) 既有住宅更新或加裝電梯。 健全費價(jia) 機製。指導市縣建立健全供水、供熱、汙水與(yu) 垃圾處理等價(jia) 格和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機製。由供水企業(ye) 負責運行管理的城鎮居民供水加壓調蓄設施,其運行維護、修理更新等費用計入供水價(jia) 格,並繼續執行居民生活用電價(jia) 格。推動天然氣上下遊價(jia) 格聯動機製建設,因地製宜穩妥調整終端銷售價(jia) 格。 《方案》明確,省級製定設備更新技術指引。各地對更新改造項目實施清單化管理。加強供水、供氣、供熱、汙水和生活垃圾收集處理等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和建築節能改造項目涉及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在各級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考慮環衛設施等公用設施用地需求,合理布局環衛設施等公用設施用地。對不新增土地、以設備更新為(wei) 主的技術改造項目,簡化前期審批手續。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