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命線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 為(wei) 韌性、智慧城市建設賦能
芝罘灣畔新添城市運行“生命線”
一突堤綜合管廊一期主體(ti) 竣工,可承載給排水、供熱、燃氣等多類管線
水母網8月5日訊(YMG記者 楊健 通訊員 王文廣 王東(dong) 風 呂憲彬)近日,一突堤綜合管廊一期主體(ti) 工程完成驗收,中心城區第一條高標準綜合管廊工程正式建成。作為(wei) 煙台港區片改造的重要前期工程,將容納汙水、給水、供熱、燃氣、通信、電力等多類管線的綜合管廊,不但將有效提升中心區管線運行的安全指數,更將令市民困擾許久的“拉鏈馬路”問題得以顯著改觀。這條剛竣工的管廊,究竟和以往馬路井蓋下的世界有何不同?昨日,記者來到工程現場,為(wei) 市民一探真容。
多種先進設備投入最艱苦地下排降水施工
“一突堤綜合管廊一期主體(ti) 工程施工的最大難點,在於(yu) 一突堤本身是回填壩,地質條件比較複雜,回填土中有粉質粘土、石塊、建築垃圾等,此外,管廊施工區片三麵環海,隻有很狹窄的一麵與(yu) 陸地相連,可以說整個(ge) 工程都是在水下進行,給施工尤其是降水、防水帶來巨大挑戰,堪稱煙台城建史上地況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的地下工程。”昨日上午,指著已經竣工的一突堤綜合管廊一期主體(ti) 工程地上檢查窨井,項目部副總指揮王文廣告訴記者。
王文廣介紹說,僅(jin) 以施工最基礎的部分———打樁為(wei) 例,在正式開工前,指揮部會(hui) 同各方專(zhuan) 家討論了多種水下可能出現情況的應對預案,並通過先期進行試驗樁施工的方式,考查水文條件:“最初我們(men) 的方案是打高壓旋噴樁,通過不斷調整混凝土噴射速度、水泥比重的方式,促使樁基成型,但一突堤附近海域海潮漲落比較明顯,樁底附近的海水不斷流動,影響樁基成型;針對這一情況,局部我們(men) 又采用了鋼板樁,通過設置鋼板隔絕水幕。而遇到石頭最多、最硬的地段,我們(men) 就通過換填和上衝(chong) 擊鑽。海底樁基施工的複雜地形,出現了我們(men) 此前設想的各種情況,全部預案幾乎都付諸了實施,也幾乎動用了省內(nei) 用於(yu) 水下施工的全部先進施工設備。”
堅實的樁基,隻是一突堤綜合管廊防水性能的先決(jue) 條件之一,在三麵環海、深達6米多的水下,一條建築麵積7710.1平方米的管廊一旦漏水,便會(hui) 成為(wei) 一座“地下水庫”,防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去在混凝土中添加防水劑的常規辦法外,針對去年冬季水下作業(ye) 、氣溫較低的情況,施工方煙建十公司在管廊外采用了自粘式的防水卷材,為(wei) 了確保防水效果,加強冬季施工技術管理,對卷材節點、施工縫等易出問題部位施工質量嚴(yan) 格控製,建設監理施工單位層層把關(guan) ,杜絕了漏水點的出現。
“一井多管”更便於(yu) 日常檢修維護
那麽(me) ,在剛竣工的一突堤綜合管廊一期主體(ti) 工程中,未來又將埋設哪些管線呢?王文廣介紹說,目前,管廊下設的4個(ge) 艙中,分別對應汙水、給水(含電力、通信)、供熱、燃氣管線,其中,汙水艙尺寸為(wei) 2×2.6米,給水艙尺寸為(wei) 1.9×2.6米,供熱艙尺寸為(wei) 3.6×2.6米,燃氣艙尺寸為(wei) 1.8×2.6米。全部艙均埋設在2.5米的覆土之下,總深度約6米左右。“管廊設有進料口、檢修口、通風口。檢修員隻需要打開液壓式的窨井井蓋,然後順著扶梯進入維修通道,便可以進行日常維護和檢修,裏麵的高度足夠人正常站立,照明、通風等也更有保障。”王文廣告訴記者。將來,綜合管廊裏麵,還將設置消防、通風、排水、照明、監控與(yu) 報警等附屬設施,通過監控中心可以對管廊進行實時監控,實現智慧管廊。管廊內(nei) 將設有監控探頭以及智能感應係統,對空氣中的溫度、濕度、氣體(ti) 等及時監控,出現問題能一目了然。
“一突堤綜合管廊雖然投資不菲,但遠期來看,無論時間、金錢、人力,都是巨大的節約。”王文廣介紹說。管廊一次性建成後,主要的檢查井全部在綠化帶中,不但更加美觀,也避免了馬路上井蓋橫行、行車不便的痼疾,以及多部門施工、重複開挖帶來的出行不便;此外,與(yu) 早年管線故障後逐段排查的方式不同,管廊內(nei) 的檢測探頭可以對故障管線進行精確定位,節省了大量檢測時間,也節約了人手。
煙台將加快推進其他兩(liang) 條綜合管廊建設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就是在城市地下建造一個(ge) 隧道空間,統一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將電力、通訊、燃氣、供熱、給排水等各種工程管線集於(yu) 一體(ti) 。去年6月,山東(dong) 省住建廳會(hui) 同發改委、經信委、新聞出版廣電局、通信管理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推進地下管線納入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的意見》,提出各地要明確管線入廊要求,對已建有管廊的區域,所有管線原則上必須入廊,不得再另行安排管廊以外的管線位置。既有管線應根據實際需要,結合管線改造逐步遷移至管廊;新建管線應按照區域內(nei) 管廊專(zhuan) 項規劃要求敷設於(yu) 管廊內(nei) 。
一突堤綜合管廊工程南起港灣大道與(yu) 海港工人大道交叉口,北至海港工人大道北端,建設於(yu) 道路西側(ce) 綠化帶下方,采用矩形斷麵,管廊總長度為(wei) 1.35千米,項目總投資約2.57億(yi) 元。其中,啟動建設的一期工程位於(yu) 六機隊路口以北區域,長約700米,建築麵積7710.1平方米。管廊淨高為(wei) 2.6米,寬度為(wei) 10.85米,四艙斷麵,覆土深度為(wei) 2.5米。納入管廊的內(nei) 容包括給水、汙水、燃氣、熱力、10kV電力及通信管線等。一期主體(ti) 工程於(yu) 2017年7月7日開工,今年7月27日竣工驗收。
自2016年以來,全市已建成各類管廊13.55公裏,在建管廊14.88公裏,後續建設管廊11.57公裏。其中市級項目梁家地塊電力管廊長1.75公裏,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已形成部分廊體(ti) ,高新區5.95公裏的電力纜線管廊,已形成廊體(ti) 4.25公裏。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