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命線係統解決(jue) 方案供應商 為(wei) 韌性、智慧城市建設賦能
7月1日20時至7月2日14時,成都再次出現區域性強對流天氣過程,全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個(ge) 別地方特大暴雨。昨日,針對市民駕車出行時關(guan) 心的下穿隧道、下沉式道路可能發生的積水情況,成都晚報記者從(cong) 市水務局排水設施管理處了解到,沒有發生一起人為(wei) 因素導致的隧道積水事故。591個(ge) 深基坑的工程風險隱患排查中,均未發生重大險情,未造成人員傷(shang) 亡。其中,在建的日月大道改造工程,在此次暴雨天氣中,由於(yu) “海綿城市”理念和預案的完備,排水工程顯得尤為(wei) 突出。
點位一
下穿隧道、下沉式道路
進行排水能力改造
到2022年內(nei) 澇隱患基本消失
在前兩(liang) 日的整個(ge) 降雨過程中,成都市除豆腐堰隧道因鐵路橋擴建施工導致排水能力不足引起積水,龍潭E線隧道因排洪渠大量來水進入導致積水外,42座市管下穿隧道運行正常,未發生一起人為(wei) 因素導致的隧道積水事故。兩(liang) 處因外部客觀原因積水的隧道當晚已進行搶險處置,恢複正常交通。據市水務局透露,為(wei) 確保汛期正常運行不受淹,保證重要交通節點通行能力,擬用5年時間對全市下穿隧道和下沉式道路進行排水能力改造。
經初步統計,全市下穿隧道已從(cong) 2007年的40餘(yu) 座,增加至2018年的170餘(yu) 座。市水務局排水設施管理處有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前,成都市已製定《2018年防汛應急實施預案》。
昨日,記者現場走訪了位於(yu) 繞城高速內(nei) 側(ce) 的海洋公園下穿隧道泵站,站內(nei) 有一個(ge) 約10米深、可裝35噸水的集水池,“下穿隧道的水通過排水溝最終匯集在集水池,然後通過水泵排出去。”站內(nei) 工作人員介紹。
“今年年底還將建成中心城區排水管網數字化管理係統,不僅(jin) 可對現場進行視頻監控,還會(hui) 實時對接水泵、雨汙水管道等設施的運行數據。”據市水務局介紹,擬用5年時間對全市下穿隧道和下沉式道路進行排水能力改造,到2022年防澇標準進一步提升,內(nei) 澇隱患基本消失。
點位二
深基坑
全麵排查工程風險隱患
均未發生重大險情 零傷(shang) 亡
昨日,記者從(cong) 市建委了解到,7月2日9點至12點,我市出現分散對流天氣,普降暴雨,市建委緊急啟動汛期應急響應,要求各區(市)縣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各級建築施工安全監督機構立即全麵排查全市基坑工程風險隱患。並加強對591個(ge) 深基坑(特別是44個(ge) 長期停工深基坑)的巡查、核查,遇大風大雨天氣,責令施工企業(ye) 停止室外作業(ye) 。
據悉,截至昨日上午8點,全市共有9個(ge) 基坑工程發現安全隱患,其中房屋建築8個(ge) ,市政工程1個(ge) ,均未發生重大險情,未造成人員傷(shang) 亡。
點位三
綜合管廊
“海綿城市”理念+預案
日月大道改造工程排水優(you) 異
“昨天,如果這裏的兩(liang) 個(ge) 隧道積水,那日月大道這條路都堵死了。”建工路橋公司董事長王翔,作為(wei) 第一責任人,一直守在工程現場,他介紹,在日月大道已完成和未完成隧道裏,都按標準設置了抽水室,隧道一旦積水排洪管道就抽水,保證隧道不積水。王翔透露,早在4月28日之前,工程施工方就建設疏通了8條,共5公裏的臨(lin) 時排水係統,確保雨汙水排出通道及時暢通。
日月大道改造工程專(zhuan) 門修建了地下綜合管廊。建工路橋公司總經理鄧明長告訴記者,整個(ge) 排水排汙管道升級改造將於(yu) 本月底完成,屆時將有效提高30%的泄洪能力。“在整個(ge) 施工過程中,我們(men) 堅決(jue) 貫徹‘海綿城市’理念。”記者在現場看到,正在改造中的人行道、綠化隔離帶,都選用了透水性好的材料和設計。例如,寬4米的綠道隔離帶,兩(liang) 邊混凝土圍欄略高於(yu) 土壤,這將有效控製雨水外溢;集水井也分層設計。
成都晚報記者 葉飛鴻 滕楊 攝影報道
掃一掃谘詢微信客服